2016-03-30

随时随意波尔多十周年评委采访:李晨光篇

关于“随时随意波尔多”十周年

“随时随意波尔多”甄选活动由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行业联合会(以下简称CIVB)发起。自2006年起,这个最早在中国发起的百款葡萄酒甄选活动,在中国已经走过10个年头了。每年活动都会邀请独立、专业的评委团,通过盲品评选出100款售价在100到500元间的、最优质的波尔多葡萄酒。甄选后,CIVB还将制作特别指南推荐给中国消费者品鉴。


正逢“随时随意波尔多”十周年,在盲品结束等待评选结果出炉的时候,我们也将为大家特别奉上参与此次甄选活动评委的精彩专访,看看他们对于选酒、饮酒以及波尔多葡萄酒的智慧,都有哪些。


本期评委 李晨光 Stephen Li


CIVB: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跟葡萄酒的渊源和经历?

李晨光:说来话长,我在英国开始学习葡萄酒就是由于自己个人喜好,不是受到潮流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起初我对波尔多葡萄酒并没有特别大的热情,因为当时买酒的渠道基本就是在超市里,觉得波尔多的葡萄酒没有新世界的酒甜美。直到我慢慢开始学酒,个人对酒的理解和接受度提高了,买酒的渠道也从逐步从超市扩大到专卖店购买和朋友推荐。过了三年左右,我才开始逐渐接受经典派的波尔多风格。其实口味也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CIVB 那是否您一开始在超市里买到的酒和后来买到的酒品质上有很大差别么?

李晨光:其实也不是。因为品牌很多,个人口味也有区别。一开始比较喜欢偏甜一点的酒,那时候红和白之间我喜欢喝白的,觉得红色又酸又涩。当然,这其实纯粹是从一个完全不懂酒的个人口感的角度做出的评价。

关于葡萄酒的口味我有一个故事。回国之后有次我的一个发小,他住在三四线的小城市的县城里,请我喝葡萄酒。那酒一闻已经坏掉了,有种污浊的味道。我说这酒坏了。他说没错,葡萄酒就是这个味。我问他,那为什么要喝呢。他说每个人都喝这个,葡萄酒就是难喝,但是对身体好。所以我想,可能在国内很多人喝葡萄酒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考虑到健康或者流行等方面的原因。


CIVB:那您觉得,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识和理解是否有所提高呢?

李晨光:以我那位朋友为例,他现在开始知道多一些了,也开始尝试国产酒以外的葡萄酒。他现在会问我法国甚至新世界的智利有什么好酒。几个月前,他突然问我一个比较小众的国产品牌。我很惊讶,问他怎么知道。他回答道,你不知道我信主么?原来那个品牌的庄主也是基督教徒。大家都知道,在国外,葡萄酒有很重的基督教意义,我朋友就是因为信教的原因也逐步对葡萄酒感兴趣。我认为这也是葡萄酒在中国传播的方式之一。



CIVB:您今年是第一次当“随时随意波尔多”的评委,是么?

李晨光:是的,之前一直错过。至少四年前就开始邀请我了,但每次都有别的事情冲突。今年是年前就邀请了,我专门把时间排出来了。


CIVB:相对其他产区而言,波尔多产区的酒有什么特点?

李晨光:经常有人问我:你最喜欢哪个产区?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处理成:你会买哪个产区。答案就是波尔多。相对其他产区,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品种和口味更加丰富,既有优雅、古典的类型,也有果香味突出的酒款。另外,波尔多的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如今在技术和理念上都不断有提高。而且波尔多葡萄酒价格相对适中,流通性更好,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其他产区也有不错的,但是在中国市场上,选择波尔多会更保险。


CIVB:在今年“随时随意波尔多”的盲品甄选过程中,您个人的标准是什么?

李晨光:我个人的标准首先是酒要“正确”,就是没有什么缺陷。其次,我还是会偏向更加新鲜的酒款。如果我尝到四五年前的酒,即使现在味道还可以,我也不会给它打太高的分,因为等盲品结束这些酒走向市场时,可能就已经过了最佳饮用期了。



CIVB:您对“随时随意波尔多”的理念有怎样的理解?

李晨光:波尔多很注重给消费者提供参考和引导,例如列级酒庄,这样消费者可以很方便地根据自己的预算选购自己需要的酒款。不过这主要是针对高端市场的,但是在中低端这块,分级制度相对就不那么清晰了,毕竟酒庄太多了,从中级庄、艺术家酒庄再往下,消费者可能就更加无所适从了。“随时随意波尔多”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中低端葡萄酒市场上比较权威的指导,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CIVB:中国现在有很多入门级的葡萄酒消费者,您对他们有什么推荐或者建议么?

李晨光:推荐不太方便,因为太多了。随着我对葡萄酒酒了解的加深,也越来越能包容并欣赏各种酒的味道。也许有些口味在“行家”眼中很初级,但是在普通消费者心中却是非常好喝的。因此要挑选自己喜欢的酒款,找到各款酒的优点。

我个人认为,中国懂酒的人会越来越多,酒商现在也分很多种,有的专注中低端的,服务大众消费者。但是也有一些想做更懂酒的消费者的生意。所以现在的选择是很多的。但是从长远看,中国的消费者会慢慢在品尝葡萄酒方面成熟起来,中国市场其实能容纳有一定品牌理念和追求的酒商,也会利于他们的发展。这两年中国市场发展很快,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CIVB:中国消费者在葡萄酒储存和品尝方面,需要注意什么才能最好地品出酒的美味?

李晨光:葡萄酒储存要考虑很多因素,需要较大的投资,而中国传统的白酒储存条件则要求低很多。于是储存难度成为了限制葡萄酒消费的障碍和门槛。普通消费者可能不愿意为了喝酒这么麻烦,但也有人愿意为了葡萄酒付出更多时间,追求一种仪式感。至于专业的私人酒箱,抽真空或者打氮气的瓶塞,可以向专业者推荐。我的老师说过一句话:干嘛留着,直接喝完就是了。无论如何注意葡萄酒的储存方法,开瓶之后品质还是会有损失的。


CIVB:您对中国消费者的餐酒搭配有什么建议?

李晨光:餐酒搭配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饮酒习惯上,中国消费者更多是喜欢“干杯”,也没有太多餐酒搭配的习惯。因为中国不是分餐制,菜也比较多,很难做到配餐。最简单原则是“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我个人理解是,一开始可以自由尝试,后面自己有所发现了再开始注意。对于有一定酒力知识的消费者,我的建议是:如果吃西餐,首选当地的酒配当地的食物,餐厅的侍酒师或服务员会给出比较好的建议;如果是自己搭配,例如洋酒配中餐,尽量选择跟这款酒在西餐中原本就相配食物类似的食物,例如:国外的鱼配法国夏布利酒,那么就中餐就可以搭配清蒸鱼,可以说是“拿来主义”吧。

总体来说,葡萄酒文化在中国发展还比较初级,还需要中国的酒类学者、消费者不断探索,目前不宜给出太武断的配餐建议。例如:波尔多七鳃鳗,本来是配红葡萄酒的,用圣爱美浓的酒去炖的。一般人可能不能理解为什么用白肉去配红酒,但这正说明餐酒搭配是有自由度和创造空间的。